宁讷网 > 杂谈 > 正文

​晚清四大名臣谁的贡献最大,曾胡左李四大名臣是指哪些

2023-08-21 07:07 来源:宁讷网 点击:

晚清四大名臣谁的贡献最大,曾胡左李四大名臣是指哪些

本文目录

1.曾胡左李四大名臣是指哪些 2.晚清四大名臣 3.晚清四大名臣谁的官位最高 4.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被称为

曾胡左李四大名臣是指哪些

个人认为曾国藩更胜一筹。

晚清四大名臣谁的贡献最大,曾胡左李四大名臣是指哪些图1

曾国藩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曾子”的第七十世孙。他一生当中最主要的功绩就是创建了湘军。从湘军当中走出来的仁人志士可以说不计其数。单从这个意义上讲,曾国潘就功在千秋。另外,他还带领着李鸿章和左宗棠这些朝廷大将,平灭了对于当时的清廷可以算得上是心腹大患的太平天国,这对于一个朝廷来说,曾国藩当称拯救国家的功臣。而且曾国藩在文化方面也有所建树,曾国潘家书受到了不少现代中中国人的追捧。曾国潘对整个清王朝能够在风雨飘摇当中延续一百余年有着重要意义,从这里也足以见得曾国潘的能力之强。而且剩下的三位,如果要排资论辈的话,和曾国潘比起来都只能算得上是晚辈和下属。

晚清四大名臣谁的贡献最大,曾胡左李四大名臣是指哪些图2

左宗棠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也为清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北战新疆,南抗法国,为维护我国的领土完整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但是他在清廷的地位实在不高,朝廷也不重视左宗棠。左宗棠虽然总是身兼数职,不是什么总督,就是哪里的统帅,但是却终究是地方官职,中央官职几乎没有。如果从他带兵打仗的水平上来讲,确实是一把好手,但是政治能力不够突出,也只能扮演二把手的角色。

晚清四大名臣谁的贡献最大,曾胡左李四大名臣是指哪些图3

处事圆滑,长袖善舞,能够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李鸿章一直是晚清政府的心腹,充当与外国沟通的话事人角色。李鸿章也受到了慈禧的重视与恩宠。晚清后期的军政要务也主要交由李鸿章负责。但是如果没有曾国潘的提携,李鸿章是不可能脱颖而出担此重任的,所以尽管李鸿章算是曾国藩去世以后为清朝强行续命的主力,但是从传承上讲,李鸿章还是只能屈居第二。

晚清四大名臣谁的贡献最大,曾胡左李四大名臣是指哪些图4

至于张之洞,虽然是朝中名流,但是对于清政府的重要性远不及曾、左、李三人。张之洞在四人当中的功绩也是最低的,资历也不怎么样。但是他也并非一无是处。张之洞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也曾对中国的近代化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只是在这四人当中稍显逊色了。

晚清四大名臣

这些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大臣当中,最为知名的当属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四人了。这四位名臣不但功劳显赫、事迹众多,甚至一些举措和理念事到如今仍然影响着现在的人们。为了表示对他们的敬意,人们就将其并称为了"晚清中兴四大名臣"。那么,作为当时权力最大、地位最尊的一群人,他们当中谁的官职最高,去世之后又是谁的谥号最尊贵呢?

首先,我们先看看曾国藩,作为许多人口中中国"两个半圣人"中的那半个,他的地位被拔高到了仅次于儒家始祖孔子、心学宗师王阳明的程度。

有一说一,曾国藩在为人处事上确实值得称道,他的品行和能力也得到了李鸿章、左宗棠、梁启超,甚至毛主席的高度认可,在晚清混沌的官场上,曾国藩显得与众不同,他也得以在道光、咸丰、同治三朝都获得重用,甚至还有过十年连升十级的优异经历。

晚清四大名臣谁的贡献最大,曾胡左李四大名臣是指哪些图5

为官大半生,曾国藩最高曾当过直隶总督,但因为处理天津教案背负骂名而被派往南京避风头。

同治九年(1870),曾国藩接替被杀的马新贻成为了新任两江总督,而这也是他生前担任的最后官职。总督是清朝地方官的最大官职,执掌着一省或数省的最高军政大权,堪称封疆大吏,而两江总督的管辖范围则大概是今天江苏、江西、安徽一带。在任两年后,曾国藩病死于任上,朝廷为之辍朝三日,赐谥号"文正"。

晚清四大名臣谁的贡献最大,曾胡左李四大名臣是指哪些图6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左宗棠,作为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他曾经历任闽浙、陕甘、两江三地总督。中法战争爆发后,尽管左宗棠已经七十多岁,他还是主动请缨前往福建抗敌,这时,他的身份是"以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因为钦差大臣只是临时职务,所以我们姑且将左宗棠的职位按照两江总督来算。光绪十一年(1885),左宗棠积劳成疾死于福州,朝廷追赐谥号为"文襄"。

晚清四大名臣谁的贡献最大,曾胡左李四大名臣是指哪些图7

和曾国藩、左宗棠相比,李鸿章身上的争议要多得多,因为他曾在列强侵占新疆时主张将其舍弃,还代表清政府与外国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然而,在另一方面,李鸿章积极推动洋务运动,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很多正面评价,甚至有人将其称之为"东方俾斯麦"。在整个官宦生涯中,李鸿章曾长期担任直隶总督,作为天子脚下的总督,这一职务被誉为"九大总督之首",地位最为显赫。

光绪二十七年(1901),李鸿章在被委派签订《辛丑条约》后吐血不止、饮食不进,不久后便病逝于北京。这次,朝廷不仅赐给李鸿章"文忠"的谥号,还下令在全国为其建祠十座,他也就成为了清朝唯一一位得以在京师设祠的汉族官员,这等殊荣是其它几位大臣所没有享有的。

晚清四大名臣谁的贡献最大,曾胡左李四大名臣是指哪些图8

提到张之洞,相信很多人最先想到的会是他一手创办的"汉阳铁厂",作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在推动清朝近代化方面也是立功颇多。在为官期间,张之洞曾多次被委任署理两广、湖广、两江总督,而宣统元年(1909)他去世后,被清廷赐予了和左宗棠一样的谥号——"文襄"。

总的来说,如果按照生涯最高官职来排名,曾国藩、李鸿章都曾经担任直隶总督,但后者当得更加稳定持久。甚至,当时的西方人见清朝大小事务都交给李鸿章处理,便采用了自己更加熟悉的称谓,将他叫做清国的总理。

左宗棠、张之洞官职相仿,但因为前者是实授而后者大多是署理,所以排名大概应当是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最后才是张之洞。

晚清四大名臣谁的贡献最大,曾胡左李四大名臣是指哪些图9

至于谥号,在文正、文忠、文襄三个谥号当中,最尊贵的应该是文正。按照谥法,道德博闻曰文,靖共其位曰正,能够被赐予文正这个谥号的人需要德才兼备,在人臣之位上做到极致。

北宋名臣司马光曾经提出:"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在此之后,文正便一直被视为等级最高的谥号,《明会典》中也将其列为第一。在清朝,文忠被视为仅次于文正,因此李鸿章的谥号是稍逊于曾国藩的,在他们二人之后,才是被赐谥文襄的左宗棠、张之洞二人。

晚清四大名臣谁的官位最高

晚清的四大名臣分别是张之洞、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他们四个是晚清时代最杰出的政治人物,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了挽救清朝苟延残喘的性命,他们做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他们也在为中华民族为黎民百姓谋求一条强国之路,但是他们从本质上还处于封建统治阶级,无法逃离这个思想的怪圈,所以他们所做出的很多举动都是无用之功。

晚清四大名臣谁的贡献最大,曾胡左李四大名臣是指哪些图10

这四个人当中我认为最厉害的人物是左宗棠。因为他收复了新疆地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给当时的人们和后世的人们都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让新疆成为我国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新疆的人们和国家始终保持着一种密切的联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左宗棠是一位民族英雄,他用自己的努力捍卫了民族的尊严,捍卫了国家的利益。

晚清四大名臣谁的贡献最大,曾胡左李四大名臣是指哪些图11

晚清的四大名臣,他们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有杰出的功绩。但是晚清四大名臣的其他三位在军事上主要是针对镇压太平军起义,只有左宗棠的功绩是维护国家的统一,收复了新疆地区。当时清朝上上下下所有的人都不看好左宗棠的这一个行动,他认为所有的人都认为在这个危机时刻清朝应该保留实力,对抗外部的洋人,镇压国内的农民起义,但是只有左宗棠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道路,坚持捍卫国家领土。

晚清四大名臣谁的贡献最大,曾胡左李四大名臣是指哪些图12

左宗棠收复新疆地区之后,不仅在武力上收复了新疆地区。他还给当地的人民带去了知识,带去了物质条件,帮助当地的农民种植农作物。教会他们制作衣服,教会了他们基础的生活技能,左宗棠还把中原地区的书籍带到了那个地方,教会了他们最先进的耕种技术,刊印了大量的书籍。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被称为

一、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三人都是大学士,均为正一品。但李鸿章是文华殿大学士,地位相对高些。

诸殿阁大学士,以保和殿为最尊贵,一般很少人能得到。在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之后,其地位顺序从高到低为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

李鸿章是文华殿大学士

曾国藩是武英殿大学士

左宗棠是东阁大学士

二、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三人贡献都比较大,各有千秋。但不少学者认为李鸿章的贡献较大

1、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2、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曾国藩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3、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首领。

左宗棠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但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 他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以及新疆建省等重要历史事件。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 。

著有《楚军营制》,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被称为

以上就是关于晚清四大名臣谁的贡献最大,曾胡左李四大名臣是指哪些的全部内容,以及晚清四大名臣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