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讷网 > 杂谈 > 正文

​清代的八旗分别是(清朝八旗的旗主)

2023-06-05 03:55 来源:宁讷网 点击:

清代的八旗分别是(清朝八旗的旗主)

清代八旗制度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三部分,旗色均相同,每部分各八个旗,共有24个旗,建制都一样,所以可以称为,清代八旗制度下的编制共有24旗,地位最高是满洲八旗,其次是蒙古,最后是汉军八旗。

图为八旗军人像。

1615年努尔哈赤建立满洲八旗,即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每旗原则上是25个牛录,每个牛录300人,共7500人,随着时间推移,每旗人数都在增加,并随着皇帝的喜好不断变更旗籍,比如努尔哈赤后期,正黄旗有45个牛录,镶蓝旗有33个牛录,镶红旗26个牛录。

八旗盔甲。

当年努尔哈赤建立满洲八旗时,已有76个蒙古牛录编进了满洲八旗,1635年满洲八旗征服了漠南蒙古,皇太极将原有的蒙古牛录和新纳入的蒙古人,正式编为蒙古八旗,当时仅8000人,到雍正时蒙古八旗增至204个蒙古年录。

图为八旗健锐营的演武厅旧址,为清代军营古建筑。

同一情况,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打下江山时,掠了很多汉人从事生产或奴仆,后来抽调壮丁为军户,慢慢的也有很多归附的汉人,并在满清征战中立下功勋,随着归附的汉人日益增多,在1642年皇太极正式建立汉军八旗,王世选为正红、镶红两旗主,石廷柱为正白、镶白两旗主,巴颜为正蓝、镶蓝两旗主,马光远为正黄、镶黄旗主,这里面的马光远、王世选、石廷柱均为明军将领,带兵投降满清后建功立业,成立汉军八旗时封为旗主。

石廷柱,辽东汉人,明末为广宁守备,降后金授游击,在伐明征战中立下功勋,是首任两白旗主。

八旗旗主是世袭的,满洲八旗有3支是皇帝亲掌,剩下5支由努尔哈赤的子侄掌握,然后延绵下去,皇太极创立蒙古和汉军八旗时,旗主是由皇太极任命的,可随时调换,所以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均掌握在皇帝手中,所以,一般听到满人即旗人之说是错误的,旗人并不都是满人,也有蒙古人和汉人。

清代八旗制度是满洲一项军事组织制度。强调的是军民一体,战为兵,闲为民。把所有人共分为八旗,是为:正黄,正白,正蓝,正红,镶黄,镶白,镶蓝,镶红。八种颜色代表每旗。每旗都有旗主。一开始是女真人,后来又增加蒙古旗,汉军八旗,这都是后来改国号为清以后战争的需要。有的说的24旗,可能是这三个八旗加起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