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讷网 > 杂谈 > 正文

​南郡是哪里,夺取荆南四郡后刘备不借南郡而是南下夺取交州七郡,是不是更好?

2023-08-14 02:23 来源:宁讷网 点击:

南郡是哪里,夺取荆南四郡后刘备不借南郡而是南下夺取交州七郡,是不是更好?

夺取荆南四郡后刘备不借南郡而是南下夺取交州七郡,是不是更好

用至今没摘帽的贫困县的某个村里的一栋350平小破楼,换你一套50平北京二环学区房,你换吗?房产的价值不在于大小,而在于“地段”,古代领地也一样,不是土地越大越好,更重要的是位置和战略价值!

南郡是哪里,夺取荆南四郡后刘备不借南郡而是南下夺取交州七郡,是不是更好?图1

汉朝分天下为十三州,上图比较好的展示了各州的大小(司州为晋时改名,本称司隶,是京畿重地,由雍州、冀州、豫州三州部分土地划分出来的)。从土地大小来看,北方九个州明显小于南方四个州。为什么会划分得这么不均衡?因为各州的划分是根据人口而非土地大小界定的。南方四个州大,因为南方人口少。北方九个州小,因为北方人口多。在古代,人口意味着生产力,意味着经济。所以,北方九州要明显强于南方四州。南方在汉代,基本就是蛮荒之地,地势多为山地丘陵,无法进行大面积耕种(江南也没有后来的富庶)。

南郡是哪里,夺取荆南四郡后刘备不借南郡而是南下夺取交州七郡,是不是更好?图2

可能有人会说,那跟这个问题有什么关系?荆州、交州都是南方的。虽然都在南方,但还真是不一样的!因为汉末战乱,北方土地、城池受到严重损害,许多百姓南迁,进入了荆州、益州、扬州居住。所以这三个州,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其中发展尤为突出的,就是荆州。因为荆州与北方的雍州、司隶、豫州都接壤,是最多的。尤其是司隶,包括汉朝二都长安、洛阳都在其中,董卓焚毁东都洛阳,迁都长安,后来西凉军又在长安内乱,京畿重地原本最为富庶,现在那些百姓全都南逃到荆州去了。你说,一下吸收了这么多人口,荆州能差吗?真可谓“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啊!

南郡是哪里,夺取荆南四郡后刘备不借南郡而是南下夺取交州七郡,是不是更好?图3

荆州一共七个郡,最北为南阳郡,稍南一些为南郡(靠西与益州接壤)、江夏郡(靠东与扬州接壤)。最南方四个郡长沙、桂阳、零陵、武陵也就是刘备在赤壁之战后获得的。荆南四郡已经是差不多蛮荒之地了,只有北面这三个郡真的是发展不错。况且,按照隆中对的战略思想,刘备的目标是要以荆州为基础,再西进益州,候天下有变,两路出兵,共取中原。所以,无论从富庶的角度,还是战略要地的角度,南郡都是非要不可。

南郡是哪里,夺取荆南四郡后刘备不借南郡而是南下夺取交州七郡,是不是更好?图4

再看交州呢?也就是现在两广加上越南一带,在当时而言,绝对的蛮荒之地,真叫“鸟不生蛋”。因北方大乱南下的百姓,到了荆州、益州、扬州大多也就停了,虽然也偶有到交州的,与荆州、益州、扬州相比,真的少得可怜。更多能去交州的,都是在其他地方实在混不下去的亡命之徒了。比如刘备在寄居荆州时,因为与蔡夫人、蔡瑁姐弟结仇,几乎无法立足,这时候想到实在不行就到交州做流寇去了。看看,去交州那是做流寇!正常人谁去啊?

交州在汉末是士燮为首的士家人历代占领,但实际上能力也有限,匪患横行,加上地理环境多险恶,真是个烫手的山芋。而刘备有了荆南四郡,虽然土地不小,但已经有点蛮荒,处理起来都费劲。在益州没有拿下的时刻,哪有心思去管更荒凉、更偏远、更穷更乱的交州?

南郡是哪里,夺取荆南四郡后刘备不借南郡而是南下夺取交州七郡,是不是更好?图5

为什么最后交州让东吴拿走了?因为东吴实在没事干了。刘备“借”南郡后,不断发展势力,最后西征益州。因为吴蜀同盟尚未决裂,所以东吴不能从刘备背后捅刀子,而北上合肥打曹操也一直失利,所以,一时间面临了没有地方可以拓展疆土的尴尬局面,又不能故步自封,只好把目光向南方的交州投去,虽然交州不是什么好地方,至少聊胜于无吧。

就这样,建安十六年,在刘备西征益州之时,东吴派遣大将步骘为交州刺史。士燮向东吴表示臣服,让儿子入东吴为人质,东吴也承认了士家在交州的世袭权力,加封其为左将军。从此占领了交州。其实,如果东吴当时有更重要的地方占领,也不会去打交州的主意。

夺取荆南四郡后刘备不借南郡而是南下夺取交州七郡,是不是更好

用至今没摘帽的贫困县的某个村里的一栋350平小破楼,换你一套50平北京二环学区房,你换吗?房产的价值不在于大小,而在于“地段”,古代领地也一样,不是土地越大越好,更重要的是位置和战略价值!

南郡是哪里,夺取荆南四郡后刘备不借南郡而是南下夺取交州七郡,是不是更好?图1

汉朝分天下为十三州,上图比较好的展示了各州的大小(司州为晋时改名,本称司隶,是京畿重地,由雍州、冀州、豫州三州部分土地划分出来的)。从土地大小来看,北方九个州明显小于南方四个州。为什么会划分得这么不均衡?因为各州的划分是根据人口而非土地大小界定的。南方四个州大,因为南方人口少。北方九个州小,因为北方人口多。在古代,人口意味着生产力,意味着经济。所以,北方九州要明显强于南方四州。南方在汉代,基本就是蛮荒之地,地势多为山地丘陵,无法进行大面积耕种(江南也没有后来的富庶)。

南郡是哪里,夺取荆南四郡后刘备不借南郡而是南下夺取交州七郡,是不是更好?图2

可能有人会说,那跟这个问题有什么关系?荆州、交州都是南方的。虽然都在南方,但还真是不一样的!因为汉末战乱,北方土地、城池受到严重损害,许多百姓南迁,进入了荆州、益州、扬州居住。所以这三个州,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其中发展尤为突出的,就是荆州。因为荆州与北方的雍州、司隶、豫州都接壤,是最多的。尤其是司隶,包括汉朝二都长安、洛阳都在其中,董卓焚毁东都洛阳,迁都长安,后来西凉军又在长安内乱,京畿重地原本最为富庶,现在那些百姓全都南逃到荆州去了。你说,一下吸收了这么多人口,荆州能差吗?真可谓“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啊!

南郡是哪里,夺取荆南四郡后刘备不借南郡而是南下夺取交州七郡,是不是更好?图3

荆州一共七个郡,最北为南阳郡,稍南一些为南郡(靠西与益州接壤)、江夏郡(靠东与扬州接壤)。最南方四个郡长沙、桂阳、零陵、武陵也就是刘备在赤壁之战后获得的。荆南四郡已经是差不多蛮荒之地了,只有北面这三个郡真的是发展不错。况且,按照隆中对的战略思想,刘备的目标是要以荆州为基础,再西进益州,候天下有变,两路出兵,共取中原。所以,无论从富庶的角度,还是战略要地的角度,南郡都是非要不可。

南郡是哪里,夺取荆南四郡后刘备不借南郡而是南下夺取交州七郡,是不是更好?图4

再看交州呢?也就是现在两广加上越南一带,在当时而言,绝对的蛮荒之地,真叫“鸟不生蛋”。因北方大乱南下的百姓,到了荆州、益州、扬州大多也就停了,虽然也偶有到交州的,与荆州、益州、扬州相比,真的少得可怜。更多能去交州的,都是在其他地方实在混不下去的亡命之徒了。比如刘备在寄居荆州时,因为与蔡夫人、蔡瑁姐弟结仇,几乎无法立足,这时候想到实在不行就到交州做流寇去了。看看,去交州那是做流寇!正常人谁去啊?

交州在汉末是士燮为首的士家人历代占领,但实际上能力也有限,匪患横行,加上地理环境多险恶,真是个烫手的山芋。而刘备有了荆南四郡,虽然土地不小,但已经有点蛮荒,处理起来都费劲。在益州没有拿下的时刻,哪有心思去管更荒凉、更偏远、更穷更乱的交州?

南郡是哪里,夺取荆南四郡后刘备不借南郡而是南下夺取交州七郡,是不是更好?图5

为什么最后交州让东吴拿走了?因为东吴实在没事干了。刘备“借”南郡后,不断发展势力,最后西征益州。因为吴蜀同盟尚未决裂,所以东吴不能从刘备背后捅刀子,而北上合肥打曹操也一直失利,所以,一时间面临了没有地方可以拓展疆土的尴尬局面,又不能故步自封,只好把目光向南方的交州投去,虽然交州不是什么好地方,至少聊胜于无吧。

就这样,建安十六年,在刘备西征益州之时,东吴派遣大将步骘为交州刺史。士燮向东吴表示臣服,让儿子入东吴为人质,东吴也承认了士家在交州的世袭权力,加封其为左将军。从此占领了交州。其实,如果东吴当时有更重要的地方占领,也不会去打交州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