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讷网 > 杂谈 > 正文

​肚子鼓胀,今天总算弄明白了

2024-02-23 04:28 来源:宁讷网 点击:

肚子鼓胀,今天总算弄明白了

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不适,就是总感觉肚子腹部胀,不舒服。吃点东西胀,喝点水也胀。不吃东西也胀,总之感觉肚子鼓鼓的,胀胀的总是不舒服,可能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情况,总是认为没有什么大事,随便去药店买的健胃消食片,吗丁啉等这类药,吃上缓解症状。有时候不吃药,还是有点胀。

以前在药店工作 的时候,也总觉得这种小毛病吃些药也就好了,谁不知那时候我们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直到有一天看到黄元御《四圣心源》这本书,才对这些症状有了根本的了解。书中是怎么介绍的呢?那就跟着我来看一下关于鼓胀的根源,让我们从本质上认识鼓胀。

鼓胀者,中气之败也。肺主气,肾主水,人身中半以上为阳,是谓气分,中半以下为阴,是谓水分。气盛于上,水盛于下,阴阳之定位也。而气降则生水,水升则化气,阴阳互根,气水循环。究其转运之枢,全在中气。中气一败,则气不化水而抑郁于下,是谓气鼓,水不化气而泛滥于上,是为水胀。

《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上焦气盛,故如雾露之空漆。下焦水盛,故如川渎之注泻,而气水变化之原,出于中焦。中焦者,气水之交,气方升而水方降,水欲成气,气欲成水,气水未分,故其形如沤。

气之化水,由于肺胃,水之化气,由于肝脾。肺胃右降则阴生,故清凉而化水。气不化水者,肺胃之不降也。肝脾左升则阳生,故温暖而化气。水不化气者,肝脾之不升也。气不化水,则左陷于下而为气鼓,水不化气,则右逆于上而为水胀。而其根,总因土湿而阳败,湿士不运,则金木郁而升降窒故也。

—–黄元御《四圣心源》

可以看出,鼓胀的原因就是中气之败,导致气鼓和水胀。中气足,只有肝脾左升和肺胃右降而一气周流循环畅通,才能从根源解决鼓胀。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这里,喜欢的朋友可以添加关注。相互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