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讷网 > 社会 > 正文

​柳鸣九周年忌日的一个告慰和一个遗憾

2023-12-16 02:38 来源:宁讷网 点击:

柳鸣九周年忌日的一个告慰和一个遗憾

2023 年 12 月 15 日是法国文学理论批评家、翻译家、散文家、出版家柳鸣九先生的周年忌日。天堂的他接到来自人间的一个告慰,他心心念念的遗著《麦场上的遗穗》顺利出版了;同时将无奈面对一个遗憾,他只译了开头 5 万字的《悲惨世界》译本被束之高阁,很难问世。

先说告慰——遗著《麦场上的遗穗》。

此书的最初整理者是柳先生本人。2018 年以后,意识到时日无多的柳先生着手集纳晚年最新作品,并将书名确定为《麦场上的遗穗》。后因帕金森、糖尿病、脑梗、肺炎等旧病新疾围轰,心力不足的他郑重将最后一本书的整理任务交给了最信任的小友——文汇报驻京记者江胜信。2022 年 12 月 14 日,柳先生逝世的前一天,他弥留的意识和残存的听力捕捉到江记者在他耳畔说着好消息:"《麦场上的遗穗》整理得差不多了,很快就会出版送到您手里啦!" 他紧闭的双眼一下子睁开、睁大了,射出兴奋的光芒。

书影由出版此书的中版集团世图公司提供。

一年之后,这本散发着墨香的新书放入了柳先生的书柜。" 我最爱闻新书的墨香。" 这是柳先生的嗜好,他一定会寻香而来。与《麦场上的遗穗》一同陈列在书柜里的,还有他撰写的《法国文学史》《20 世纪法国文学史观》等史集,《巴黎散记》《名士风流》等散文集,雨果、梅里美、莫泊桑、都德、加缪等译著。柳先生曾说:" 面对着这两个书柜,我总有赏心悦目、沾沾自喜之感。疲惫时,我在这里得到酣畅的休息,恢复了元气;苦恼时,我在这里得以豁然开朗,如释重负;陷入困顿或遭到打击时,我在这里获得温馨的慰藉与安抚;无所事事时,则在这里又获得起步前行的方向。" 书柜前的小圆桌上,摆着菊花、百合和他爱吃的马克西姆甜点、巧克力、果品、酸奶……

江胜信 摄

《麦场上的遗穗》由中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该书分为四部分——

【残穗拾遗】——结合译著讲述作品内容,探讨作品思想性、艺术性,是先生对其《法国文学史》的学术补遗。另有数篇学人印象记,体现了先生对同道的赏识。

【从 " 信达雅 " 到 " 化境 "】——以具体译作讲述其 " 化境 " 翻译理论、翻译实践,梳理近代中国翻译文化发展历程,是颇具水准的翻译文化史学术研究成果。

【君子诚坦荡】——是先生获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后各大新闻媒体的专访,展现其 " 一生只为打造一个人文书架 " 的文化追求及读书、工作经历,彰显其独特人格魅力。

【晚年鸿雁集】——为先生晚年与文化界名人往来书信选,记录其晚年生活点滴,先生晚年思想及对文化事业孜孜追求的拳拳之心跃然纸上。

为此书作序的作家王蒙和为此书写后记的中宣部文艺局局长刘汉俊均为柳鸣九先生生前好友,均无偿襄助了《麦场上的遗穗》一书的出版。该书的全部收益归属版权所有人即柳鸣九先生的孙女柳一村。

2018 年 9 月 2 日,柳鸣九先生(右二)与王蒙夫妇(左一、右一)、刘汉俊(左二)小聚。 江胜信 摄

再说遗憾——遗译《悲惨世界》

柳先生最后的文字,其实不止《麦场上的遗穗》,还包括 5 万字译文——雨果《悲惨世界》的开头部分。

2015 年年底,耄耋高龄的柳先生无视体力日衰的现实,开始翻译雨果的鸿篇巨制《悲惨世界》(译成中文将有一百多万字篇幅)。2016 年底的中风阻塞了他的视神经,他不听医生和亲人的劝阻,坚持给眼睛动手术,竟然恢复到能看二号字的程度,于是拿起放大镜继续译。然而,好不容易失而复得的视力,竟又因下一次中风而失去。

2017 年年中,他将已译的 5 万字交给了 " 果麦 " 的路金波。无奈迄今还未找到符合条件的能接续翻译余下 90 多万字的人。这里所说的条件应该包括:翻译风格和水准与柳先生接近、年富力强、愿意翻译一本已有多人译过的名著、愿意和柳鸣九先生联合署名等等。

柳先生的 5 万字遗译暂被束之高阁,会有书商愿意为他出一薄册残本么?会有读者愿意买这样的残本去欣赏柳先生的译文之美么?

柳鸣九先生于 2018 年 11 月 19 日被授予中国翻译界最高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他的译著有《雨果论文学》《磨坊文札》《莫泊桑短篇小说选》《梅里美小说精华》《小王子》《局外人》等。他被业界认为是归化翻译法的杰出代表。" 归化 " 是和 " 异化 " 相对的,归化翻译法旨在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

2018 年 11 月 24 日,柳鸣九在西西弗书店的书架上看到了由他翻译的加缪名著《局外人》。江胜信 摄

柳鸣九先生推崇钱锺书的 " 化境 " 说。1979 年,钱锺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出了 "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钱对 " 化 " 做出如下解释:"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言习惯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他同时也坦陈," 彻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实现的理想。"

" ‘化’不可实现却可追求。如果还原到实践本身,似乎要简单一些。" 柳鸣九说," 先把原文攻读下来,对每一个意思、每一个文句、每一个话语都彻底弄懂,对它浅表的意思与深藏的本意都了解得非常透彻,然后,再以准确贴切通顺词汇、以纯正而讲究的修辞学打造出来的文句表达为本国的语言文字。简而言之,翻译就这么回事。"

作者:江胜信

文:驻京记者 江胜信 图:除标注之外均为资料图片 编辑:李扬 责任编辑:陆正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