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讷网 > 杂谈 > 正文

​毛选:思维的升级,是用“有理有利有节”原则,完成的自我革新

2024-11-25 14:31 来源:宁讷网 点击:

毛选:思维的升级,是用“有理有利有节”原则,完成的自我革新

武汉会战之后,抗日战争就进入了相持阶段。一切不出毛主席所料,大资产阶级、大买办都是两重性,局势刚刚缓和一点,他们就开始“积极反共,消极抗日”。发起了两次比较大的反共高潮。

毛主席针对这种情况,指导在重庆从事外交的同志和前线的指挥员们,要“有理有利有节”地对国民党的反动浪潮进行反击,这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全面揭破国民党右派破坏抗战的目的;并且在占到优势的时候,不主动扩大优势,争取社会各界的同情,这三个政策。

三种策略的同时运用,打破了国民党右派的嚣张气焰,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最后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打下了基础。从此,“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就成为了我们对抗矛盾,化解矛盾的主要原则。

同样,我们思维的深化也需要这三个原则。因为思维就是客观规律在我们头脑中的映射客观规律就是矛盾的,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绝对性就是客观规律正确地揭示了一些事物的内部矛盾;相对性就是客观规律是有适用范围和条件的。

思维反映着客观规律,思维同样也是矛盾着的。当正确地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形成的相对固定的经验和方法就是这种矛盾的相对统一。但是这种经验和方法是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换一个空间和时间,这种经验和方法是否适用就打了一个问号了。

所以,思维的提升就是在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方法,以适用于不同的空间和时间,适用于更大的范围和条件。就像毛主席教育红军指战员说的那样,各级指战员不仅能够指挥小部队,还要能够指挥大部队;不仅要在一个地方能够指挥战斗,还要在多个地方能够指挥战斗,这样才能说明他们提高了。

懂了这个道理,就知道思维的提升就是解决矛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有理有利有节”这三个原则也是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就分开的聊一下。

首先说有理原则。“理”从何来?从我们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中来。“理”只能从我们的直接经验中总结或者学习别人的间接经验,别人的间接经验有书本,讲座等等获得方式。而所有的经验都有局限性,这就需要我们把适合现实的道理提炼出来,把不适合地剔除出去,这就是“有理”。

“有理”就是把握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内在矛盾。比如,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说,战争的本质就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这就是“有理”,以后所有战略和战术都是要符合这个“理”。因为这个“理”的正确,那胜利也就到来了。

第二,我们聊聊有利原则。“利”是“理”的结果,有正确的“理”就会产生“利”,有没有“利”就是对“理”是不是适合实际的检验。当然,“利”有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真正好的“利”就是兼顾眼前和长远利益,个人和集体利益。如果有冲突,就需要眼前利益符合长远利益,个人利益符合集体利益。

我们回到国民党的两次反共高潮,为何会有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日本人改变政策,把侵占区抢到的大资本家,大地主的利益还给他们了51%。他们为了要这些利益,不惜去当了汉奸,不惜为了日本人来制造反共高潮。他们为了私利不顾民族利益,也注定会被人民抛弃。

最后我们说说有节原则。所有解决事情的过程当中都是分阶段的,要把握住一定的节奏。我们说得“快慢相间,刚柔相济”,都是节奏。对节奏的把握也是我们思想进步的标志,毛主席说,我也希望明天一早打个冲锋,就把日本人赶走,但这是不可能的,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毛主席问那些不懂得节奏的人:吃饭在前,拉屎在后,饭就白吃了么?我们想“得”,先得有“舍”,舍得就是节奏;会干活,还得会休息,这也是节奏;懂实践,还要懂总结,这还是节奏。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节奏,思维的提升就会飞快。

这就是在化解矛盾中提升自己的“有理有利有节”三原则。毛主席对待任何矛盾,都是运用这三个原则来进行审视。我们也需要学会运用这三个原则来审视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的思维打破僵化,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样我们的思维每时每刻中都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