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讷网 > 杂谈 > 正文

​镜子和相机哪个是别人眼中的自己(真人比镜子里的丑吗)

2024-01-30 04:53 来源:宁讷网 点击:

镜子和相机哪个是别人眼中的自己(真人比镜子里的丑吗)

来源 | 《万物》等

编辑 | Mirror

镜子里的你和照片里的你,哪个更接近别人眼中的你?

图源:pixabay

每天早晨照镜子都会被自己帅到。

结果一看别人给自己拍的照片,又瞬间被拉回现实。

先别慌,无论是平面镜还是关美颜的照片,没一个能代表你的真实模样。但相比照片,镜子通常更能反映你的真实长相。

镜子里的你是和现实的你等大的三维图像,而照片则将三维图像转为了缩小版的二维图像。

不同类型的镜头也会不同程度地扭曲图像

,比如手机相机的广角镜头,会把近距离的东西放大,远距离的缩小,这样的照片实际上是失真的。

同样是照片,你朋友给你拍的和专业摄影师给你拍的也可能天差地别。

光线、角度和距离,以及你摆的pose

,都会影响照片的效果。

而且照片捕捉的是

静态图像

,别人给你拍照时你看不到自己的模样,容易放大缺点。而在镜子前你可以自己调整仪态,以最佳状态呈现。

不过镜子里的你依然和别人眼中的你有一个根本的区别,那就是

镜像是左右翻转的

研究发现,

我们对自己熟悉的模样更有好感

。所以当研究人员让志愿者从自己的照片和照片的镜像版里挑自己更喜欢的版本时,大多数人会选择镜像版,而他们的朋友会更喜欢照片的原版。

青春期的孩子正经历容貌转变的时期,可能会对自己的长相不自信或不满意,但他们在别人尤其是亲友眼中其实要好看的多,自信一点,会更好看。反过来,迷之自信的麻烦关下滤镜,远离照骗。

冰雹为什么出现在夏天,而不是冬天?

图源:pixabay

夏天这么热,天上的大家也要吃刨冰呀。

天上有没有刨冰不好说,但

气温是会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

,即使地面上的大家成了热狗,天上照样能结冰。

可冬天更冷,为什么冰雹总是出现在夏天?

这就又要提我们的老朋友

积云

了,往期我们介绍过夏天的电闪雷鸣也是因为它。这种云诞生自地面的

暖湿气团

,地面温度越高,气团越容易升腾成积云。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水蒸气会凝成冰晶。

由于形成积云的气流上升运动剧烈,冰晶还会被继续往上带一阵,在这个过程中裹上一层层冰,所以在显微镜下,冰雹有着

洋葱般的分层结构

。当冰雹足够“胖”的时候就会坠向地面。

一个大冰雹的截面 | 图源:weatherscapes

积云能够升到万米高空,那里的温度比冰箱冷冻层还低,虽然夏季近地面温度高,但是冰雹不像雪花,它够大够沉,速度够快,即使融了一部分,也依然能有砸裂玻璃的杀伤力。

这刨冰没有铁嘴,还是别想吃了。

鼻塞的时候到底是什么塞住了鼻子?

鼻塞时,不管怎么清理鼻腔,依然无法彻底通畅,因为堵住鼻子不只是鼻涕。

鼻涕的基本成分是

黏蛋白

和它吸收的

水分

,以及溶解细菌的

溶菌酶

。鼻腔平常就在源源不断地分泌鼻涕,小部分干了与粘住的灰尘一起成了鼻屎,

大部分被我们吞进肚子

感冒或鼻炎时,鼻腔会制造更多鼻涕,以清理潜在的“入侵者”。此时的鼻涕可能更浓稠、浑浊,因为其中混合了白细胞与细菌同归于尽后留下的大量“遗体”。

鼻涕变多、变浓稠是鼻塞的原因之一,但根本原因还是“路”变窄了。感冒令分泌鼻涕的

鼻黏膜更卖力地工作,持续充血、水肿

,缩小了鼻腔空间。路窄车还多,自然容易鼻塞。

你可能还会发现鼻塞有时堵左边,有时堵右边。这其实是我们的

自主神经系统在调控鼻周期

,让两个鼻孔交替充血,大约每隔3~6小时调换一次。

研究人员认为,一些气味在快速流动时更易被鼻腔识别,另一些则是慢速时更易捕获,两个鼻孔内的气流一快一慢,可以更全面地判断气味,同时也能让两个鼻孔轮流休息。鼻周期一直都在进行,鼻塞只是把效果放大了,侧躺时加上重力的影响,还会更明显。

把北极熊运到南极能拯救它们吗?

企鹅和北极熊分居南北两极 | 图源:pixabay

北极冰盖的大规模消融,让不少人开始担心北极熊的命运。而南极洲作为七大洲之一,或许能为北极熊提供更广阔的栖息地?

你以为接下来会是动物童话里的幸福结局?

不存在的

北极熊虽可爱,可也是

食物链顶端的肉食猛兽

,企鹅在它们眼里只是食物而已。

企鹅:危

历史的血泪教训告诉我们,不能随随便便引入当地没有的物种。实际上,由于人类活动的全球化,

物种入侵已经是仅次于栖息地丧失的第二大物种灭绝原因

即使是看似人畜无害的兔子,也会成为“灭霸”。欧洲殖民者带到澳大利亚的

兔子(穴兔)就曾把当地物种,如鼠袋鼠逼入绝境

。兔子是吃素的,但遭殃的不止是植物,它的繁殖能力极强,而新环境的天敌又少,这就导致兔子泛滥成灾,抢占当地物种的生存空间和食物。

拥有可爱外表也可能成为入侵物种:穴兔、家猫、灰松鼠、

红颊獴

、红耳巴西龟 | 图源:维基百科

同样看似可爱,但同时也会成为危险入侵者的还有

家猫、灰松鼠

等等,前者是鸟类等小型动物的杀手,后者则让欧洲红松鼠数量锐减。

入侵物种还可能带来新疾病,或被当地疾病感染

。比如臭名昭著的

伊蚊

是登革热等多种疾病的传播者;亚洲的

红颊獴

曾被引进到某些岛屿用来灭鼠,结果反倒灭了当地的一些无害小型哺乳动物,还会传播狂犬病。

北极熊原本的主食是海豹,要是到了南极,自然不会放过企鹅这样摆在眼前的美味,尤其是繁殖季节成群的企鹅,对北极熊来说简直是免费自助餐。

几乎没有天敌的北极熊,如果在南极能免受当地病害,就如狼入羊圈,食物充足,种群数量必然大增,这时候你就该为企鹅担忧了。

你可能会觉得大自然的调节力能最终能使它们和谐共处,但

物种的自然迁徙是个渐进的过程

,而人为引种对当地物种来说太过突然,在生态系统达到平衡之前,一些物种就已经遭受了毁灭性打击。

话说回来,在

气候变暖的影响下,南极洲物种也自身难保

。因此要想拯救极地动物,根本上还是要解决气候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