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讷网 > 八卦 > 正文

​王朔:娱乐圈是我的后花园,此生最好的作品是女儿王咪

2023-11-23 05:12 来源:宁讷网 点击:

王朔:娱乐圈是我的后花园,此生最好的作品是女儿王咪

文/逗瓣娱乐

‬王朔生性放荡不羁、狂妄‬一生,巅峰时被众星捧月,夜夜笙歌。

就连大导演冯小刚都甘愿做其小弟,为他鞍前马后任其驱使。身边更是美女环绕,能从房山排到三里屯。

彼时的他‬风光无限、志满意得,一度放出了“娱乐圈就是我的后花园”的豪言壮语。

但是人都有软肋和绕不开的情结,普通人如此,王朔也未能免俗。

他这辈子唯一绕不过去的就是自己的女儿王咪。

每每谈起女儿,王朔都一改“痞子”形象,掩饰不住一脸的宠溺和自豪,2007年还含情脉脉地为王咪写了本《致女儿书》。

但王咪却并不领情,对王朔直言道:“做你女儿真倒霉。”并且,她还大放虎狼之词,痛骂王朔白痴和自私。

一向言语犀利刻薄、得理不饶人的王朔听后也只能默默忍受,直呼:“我对不起女儿,对不起沈旭佳,我是她俩的奴隶,人生这场戏,我演砸了。”

一.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1958年,王朔出生于北京的部队大院,1977年,他参军入伍,进入到青岛北海舰队卫生学校做了一名护士。

1984年复员转业,凭其在文学创作上的天赋,发表了中篇小说《空中小姐》。

但就其当时的收入而言,也只能勉强糊口而已。

偏偏就是这个时候,在马未都的牵线搭桥下,美丽温柔的沈旭佳却选择嫁给了他这个穷小子。

沈旭佳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东方歌舞团工作,她身形高挑、面容姣好,还能歌善舞。

二人相识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王朔笔下生花,频频写信飞鸽传书来表达浓烈的爱意,不到一个月,并和沈佳旭确定了恋爱关系。

为纪念他们的爱情,王朔还专门写了一部中篇小说《浮出海面》,发表在了1985年的《当代杂志》上。

彼时的王朔,虽不能说是穷困潦倒,用入不敷出来形容却也不为过。

有一次,沈旭佳心爱的皮衣丢了,王朔倾尽所有也只能买一件二手的送给她。

开始时,王朔还经营了一家餐馆,但后来生意不好也倒闭了,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靠写作来挣些散碎银两聊以度日。

而沈旭佳也比王朔强不到哪去,一场演出也只能挣个几块钱。

虽然日子很苦,但沈旭佳毫无怨言,认准了王朔就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那个人,一直默默地照顾着、陪伴着他。

王朔也很感恩,暗暗发誓这辈子一定要混出个人样来,不能辜负了沈旭佳。

为此,他奋发图强,除了吃饭,每天都笔耕不辍地进行文学创作。

沈旭佳为了支持他的事业,向歌舞团申请了大量的演出,只为能减轻些家庭的经济负担。

这样的生活直到1986年,王朔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火了之后才有所改善,王朔经济稍有好转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沈旭佳举行了婚礼。

婚后第二年,沈旭佳为王朔生下了女儿王咪。

之后不久,王朔的《顽主》、《轮回》、《橡皮》等佳作相继问世,并被改编成了电影搬上了银幕。

自此,王朔成了娱乐圈的宠儿,火遍大江南北,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彼时的王朔爱情与事业双丰收,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生活过得很是惬意。

随之而来的是,王朔的应酬越来越多,陪伴沈旭佳和孩子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一个星期交流不了几句更是生活的常态。

很多时候,沈旭佳都想找王朔坐下来好好谈一谈,但王朔一句:这是工作,都是为了你娘俩,便将她打发了。

此时的沈旭佳已真切地感受到王朔越来越膨胀,离自己也越来越远。

成名后的疯狂

成名后的王朔是娱乐圈不折不扣的“发财树”,各大导演纷至沓来争相拍他的作品。

围绕在他身边的,除了郑小龙、叶京、赵宝刚等成名已久的大导演,还有冯小刚这样的后起之秀。

他们隔三差五就宴请王朔,阿谀奉承之言不绝于耳,听得王朔心花怒放,飘飘欲仙,很是受用。

名利场的诱惑已然让王朔开始迷失自我,加上身边美女如云,红肥绿瘦,莺歌燕语,更是让他极度膨胀,一度扬言:“娱乐圈就是我的后花园”。

后花园中各种花枝招展,让王朔流连忘返。尤其有一位女孩让王朔情难自已,她会玩摇滚,能画画能作词,还写得一手好字,她就是被王朔称为“大飒蜜”的徐静蕾。

自古才子爱佳人,何况佳人也很有才。

两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

尽管王朔比徐静蕾大了16岁,但向来特立独行、个性十足的徐静蕾毫不在意,甚至不介意王朔已有家室,她喜欢王朔的风趣幽默,更欣赏他的才华,就这样,两人没多久便走到了一起。

对于王朔的种种变化,沈旭佳其实早已有所察觉并心知肚明。

但她天真地以为王朔只是农民乍富一时新鲜,始终不相信曾经与自己山盟海誓的爱人,会为了外面的野花野草而抛妻弃女。

直到有一天,豪放的徐静蕾竟然亲自登门拜访,告诉她王朔爱的是自己,并要求她主动把王朔让出来,她才心灰意冷,幡然顿悟,王朔早已是把握不住的沙,既然留不住不如放了他。

1994年,沈旭佳和王朔正式办理了离婚手续,之后带着王咪远走美国生活。

只是,那时的她肯定不会想到,二人的命运若干年后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繁华过后,落寞收场

自从和沈旭佳离婚后,王朔的事业就开始亮起了红灯,逐渐走向了下坡路。

1997年,国内更是掀起了一股“抵制王朔”狂潮,凡是署有王朔名字的影视剧作品一律不被批准上映。

不得已,他和冯小刚等众多导演只能分道扬镳,相比从前的日进斗金,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不仅如此,之前因自己大嘴巴得罪过的那些人也墙倒众人推,点名喊话王朔要他一条腿,万般无奈之下,王朔跑到了米国“避难”。

相比王朔,徐静蕾的发展则顺风顺水,自从被王朔引荐给赵宝刚后,凭借电影《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中的精彩表演,让她一炮而红。

之后,她又陆续接拍了《将爱进行到底》、《开往春天的地铁》、《我的美丽乡愁》等多部优秀影视剧作品,直接让她迈入一线明星之列。

2009年,徐静蕾与黄立行一起拍摄《杜拉拉升职记》时因戏生情,不久,她与王朔的恋情也无疾而终。

自此,王朔在徐静蕾的口中,由“爱人”变成了“良师益友”。

难得的是,王朔对此事看得很开,多年后谈及徐静蕾,依然直言不讳地说自己的房子就是她买的,如果自己死了,钱都是徐静蕾的。

由此可以看出,被分手的王朔,非但没有怨恨,更多的却是满满的感恩之情。

两人分手后,王朔用仅存的一点余热又捧红了王子文,但二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虽然被各大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但他们自始至终对外都以“好朋友”相称。

期间,王朔曾多次找沈旭佳复婚,但无一例外,都遭到了沈旭佳的拒绝。

在王朔和沈旭佳的这段婚姻当中,女儿王咪无疑是最大的受害者。

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她,养成了特立独行、我行我素的性格,不管生活还是学习,都表现得很自我。

但恰恰她的这种性格,非常适合西方的教育理念,不但生活上培养了超强的自理能力,学习上也不局限思维,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米国名校伯克利大学。

对此,王朔曾自豪地说:“两万分考了一万七,已经是最好的大学,到头了。”

“我姑娘之所以没考第一是怕其他人自卑。”

由此可见,王朔确实一直都以女儿为傲,但王咪却不以父为荣。

自始至终,她对王朔这个父亲都怀有“敌意”,她曾对王朔说:“做你女儿真倒霉。”并且,还大骂王朔自私和白痴。

2013年,王咪与著名画家朱新建之子朱砂结婚,沈旭佳专程从美国赶回去参加婚礼,赵宝刚、冯小刚、姜文等王朔好友均到场祝贺,只是王朔本人自始至终并未露面。

结语

如今,63岁的王朔已迈入垂暮之年,属于他的时代也依然过去。

鲜花、掌声、荣誉,随着时间的流逝,终将成为过往云烟,唯一不变的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王朔闯荡娱乐圈半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注定会被人们慢慢所遗忘,只有王咪这个“作品”才是他最久的陪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