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讷网 > 娱乐 > 正文

​刚播一集就被叫停,可惜了这国产 9.1

2023-06-23 13:54 来源:宁讷网 点击:

刚播一集就被叫停,可惜了这国产 9.1

最近,一段生产视频突然火了。

剖腹产手术台上,产妇瑟瑟发抖。

旁边的医生却迟迟没有动作,只是站着。

这是怎么回事?

你绝对猜不到背后原因——

产妇的丈夫,专门请人算了黄道吉日,再加上喜欢 18 这个数字。

于是,便要求医生在那天的 11 点 18 分让孩子降生。

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

等待吉时的过程中,产妇已经难以忍受,声音颤抖地问医生:

可以告诉我还要等多久吗?

最后提前在 8 分把孩子生了出来。

孩子因为脐带绕颈,已经浑身发紫,若真等下去,恐怕会出事。

离谱吧?

而这样离谱的事,在产房里并不罕见。

9 年前,一部豆瓣9.1 分的国综就真实展现了生产前后的全过程。

尺度堪比美剧。

既拍下了布满妊娠纹的孕肚。

还直接播出了医生把带着血的婴儿从产妇身体里掏出来的场景。

如今回看,依然能带来震撼——

《来吧孩子》

开头那段视频,出自纪录片《生门》。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医生能够答应如此荒唐的请求。

难道真的弃产妇的生命安全于不顾?

医生的决策虽然离谱,但这并非特例。

现实中也有把时间精确到分钟的生产案例。

而这归根结底是,在生产过程中,医生能做的事情是有限度的。

如果当事人十分坚持,只能尽力满足。

在手术过程中,旁边的医生表现得非常无奈。

但还是选择尊重,安慰产妇。

当产妇最后坚持不住,决定放弃原先说好的 18 分的时候。

还小心翼翼地确认了一下。

然后才把孩子拿出来。

其实,这也是部分产妇和家属的心理。

在心里,他们也想的是为孩子好。

出于玄学或着对孩子的担忧,选择了危险的方案。

在《来吧孩子》中,也有类似的例子。

一对夫妇一直坚持足月生子。

觉得宝宝待的时间越久,对孩子越有好处。

「孩子在肚子里一天要顶得上外面十天。」

但实际上,这样做极其危险。

一方面,她已经 34 岁了,是高龄产妇

另一方面,怀的是双胞胎

在孕育双胞胎的过程中,子宫壁会被撑的越来越薄。

时间越长,风险越大。

甚至有死胎的风险。

所以医生建议,在 36 周,促胎肺成熟的情况下,实施剖腹产

两方谁也说服不了谁。

在这种情况之下,医生没办法左右产妇的选择。

「小孩是她的,她有知情选择的权利。」

能做得只是加强监护。

然后每天找产妇谈话,让他们签字拒绝手术。

所幸,最后孕妇顺利把孩子生了下来。

难道医生只能眼睁睁看着产妇偏向虎山行?

这里面有度的把握。

医生会尊重产妇的个人意愿。

但在危机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往往会非常强硬。

在怀孕的时候,樊玉婷就发现自己有糖尿病

容易出现产后出血,高血糖等并发症。

她因此产生了产前焦虑症,想赶紧把孩子剖出来

但对宝宝来说,如果太早剖,可能导致胎肺不成熟,出现重度窒息的情况。

在这种进退两难的情况之下,医生为了能把风险降到最低,就回绝了樊玉婷的请求。

坚持等到 38 周以后再剖。

这部综艺揭开了生产背后的故事。

同时,也真实记录了生产过程中的痛苦

众所周知,生产一般是顺产和剖腹产两种。

而出于对孩子健康和产后恢复的考虑,大多数妈妈都会坚持顺产。

产妇顾彦青的羊水破了,却没有宫缩。

而在生产之前,产妇都要经历规律性宫缩,腹部产生疼痛。

直到宫缩越来越强烈,才正式进入生产。

在这种情况之下,她其实可以选择剖腹产。

但依然坚持顺产。

在待产室整整待了两天,等待宫缩。

这一过程,非常煎熬。

她不能乱跑,只能躺在床上。

连吃饭都不能坐起来。

她形容「就像一个野人一样,被丢弃在那里」。

所幸,在打了催产素之后,终于正式进入导乐分娩。

由一位医护人员和家属来帮助产妇正确调整呼吸,完成分娩。

虽然可以打无痛,但必须要等开两指才能打。

从顾彦青用力的表情中,就能看出其中的痛苦。

而剖腹产往往是许多产妇万不得已做出的选择。

有的是因为怀的是双胞胎,风险极大。

有的是因为本身高度近视,不能用力。

但剖腹产并不比顺产好受。

虽然打了局部麻药,但不管是开刀还是牵拉,都是有感觉的。

同时,这部综艺没有回避生产之后,育儿的辛苦。

在回访环节中。

有的新手妈妈就觉得生完孩子之后,完全没有自我了。

每天都围着孩子转,被禁锢在家里。

「外面的鸟在叫,基本上已经能猜得出什么鸟叫,然后是几点。」

有关生育科普的视频,经常会遭到不少人的误解。

觉得是在制造焦虑,是导致女性不生育的罪魁祸首。

这部综艺也曾陷入这样的争议之中。

在第一期播完后,曾因「太过血腥」停播了三周。

还被批为「年度重口真人秀」。

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档综艺的出现,对于已经有生育计划的女性来说,反而起了鼓励的作用。

导演身边的朋友就转变了态度。

从一开始的害怕顺产,变成想要尝试顺产。

「我原来老想着要剖腹产,因为我老听别人说痛痛痛,但是看完这个节目以后发现,这个痛每个人都会克服,我现在知道痛成什么程度了,镜头里面每个人都克服了。」

对生育的不了解,往往会令人将其想象得过于美好或者过于恐怖。

所以,我们更需要《来吧孩子》这样的综艺。

让我们看清楚生产究竟是怎么样的,帮助我们形成更理性的认知。

这档综艺是第一个将镜头对准产房,正视了生育之痛的。

在中国综艺史上,属于开天辟地头一遭。

但时隔 9 年再看,其实也会发现一些瑕疵,或者说遗憾。

比如,节目组选取的家庭,基本都是「完美家庭」。

生活在一线城市,没什么经济困扰,夫妻感情也和睦。

妻子努力生孩子;

丈夫守在旁边尽心照顾,给予最大的支持。

生完孩子后,还会在第一时间询问妻子的情况。

甚至连孩子的性别都是他们先前预想的那样。

重男轻女的家庭想要一个男孩,结果真的生下了一个男孩。

完成了自己的「光荣使命」。

对于产妇和孩子来说,这当然是一种幸运。

但从节目整体上看,其实忽略了那些更加沉重的生育问题。

受到经济条件、医疗资源的限制,一些产妇没有办法住进节目里这么先进完备的产房。

更不用说无痛分娩、专属护工、营养均衡的餐食了。

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她们面临的又是另一种困境。

此外,节目中的许多家庭,生育观其实都很模糊。

有的是意外怀孕

本来准备移民,但突然发现自己怀孕,计划完全被打乱。

只能这样顺其自然了。

有的是因为催生

每到过年的时候,就会收获一大堆亲朋好友的关心。

这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甚至当在电视上看到宝宝照片的时候,都会感到心痛。

嘉宾选择的局限性,生育话题的浅尝辄止,让这档综艺虽然有科普意义,但深度不足。

而这已经是内娱最敢拍的真人秀之一。

这让香玉不禁感慨,在生育话题如此之热的当下,创作却远远无法匹配

纪录片,《奇妙的蛋生》这样的口碑之作不多见。

不断被提及的《生门》,则已经是六年前的作品。

就像《来吧!孩子》,难免有过时之处。

真人秀,一般都会与明星综艺相结合。

拍的是明星夫妻你侬我侬,共同期待孩子的降临。

又或是明星妈妈的带娃日常。

总之,没有触及生育中的敏感点,也离普通人的生活很遥远。


影视剧,甚至不得不回避生育。

只要一谈起生育痛苦,就被扣上放大,制造焦虑的帽子。

《亲爱的小孩》就因此引发争议。

它真实地还原了产妇在生育中的窘迫,却被批是「贩卖焦虑」。

这何尝不是一种可惜。

这些类似的题材之所以走进死胡同,恰恰暴露出来了,人们对于生育的认知还很匮乏。

许多人依然无法共情生育之苦。

不是只有死亡、大出血才称得上是痛苦。

妊娠纹、产伤、产前产后抑郁 …… 同样不应该被轻描淡写。

只有达成这一点的共识,那么生育问题才能探寻出更好的解法。

母亲需要的绝不是一句空洞的「伟大」,而是真正的感同身受。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