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讷网 > 八卦 > 正文

​生猛,惊艳!国产诚意新片,值得被看见

2024-10-21 05:11 来源:宁讷网 点击:

生猛,惊艳!国产诚意新片,值得被看见

文 | 十点电影原创

大家好,这里为您服务的,

宅家什教首席大护法不去电影院看电影就轻易不出门的十点君。

上周末,肥宅十点君出了一趟差,飞到了一座阳光明媚的南方岛屿——

平潭

第四届 IM 两岸青年影展

坦白讲,最初收到展映邀请的时候,

闪瞎十点君的是这么几部老掉牙的片子——

最重磅的当属《悲情城市》

去年最新的 4K 修复版在北影节放映(也是本片时隔 34 年在大陆的首映),创造了 6 秒售罄的辉煌战绩。

黄牛票更一度炒到了 8000 元。

影片通过一个家庭四个兄弟的命运,折射出一段历史时期中社会的变迁。

《悲情城市》从头至尾弥散出一股史诗气质,在历史重现和审美原创上都达到了伟大的高度。

而侯孝贤导演人生中最疯狂的事情,便是抵押了自己的房子去赞助杨德昌拍《青梅竹马》。

杨德昌与侯孝贤挑选《青梅竹马》电影服装

这两位台湾新电影的大师,在各自的人生交织轨迹当中,展现出了创作上截然不同的影像风格。

杨德昌导演他无限追求电影,社会,历史,地理,观念方面的无限联动,这种在台湾影坛几乎无人能及其右者的创作广度,使之成为任何一位电影创作者心中的高山。

此次展映,将通过三部杨德昌经典影片《恐怖分子》《海滩的一天》和《青梅竹马》,带领观众回溯这些存留在时光中的台湾记忆。

这些老电影,都曾以 "逆反好莱坞电影观念"、"寻求商业逻辑之外的语言空间" 的宣言,被命名为 ""。

怎能不叫人唏嘘光阴潺潺。

经典修复电影混剪

除了展映片单的强悍外,主竞赛短片单元的质量也较去年全面升级。

本届共收到了全球 342 所院校的2264部作品,报名数量为历届最高。

历经初审、复审,最终有 50 部短片进入终审环节。

平潭既然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举办的影展必然肩扛促进两岸青年交流的殷殷愿景。

国台办更是直接站台打 call!

虽然很多电影节展背后也有传统媒体的身影,但像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这样真正亲自下场策划、执行、主办,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

影展的参赛对象是全球高校华人大学生导演,杀入终审的作品中,有不少是来自对岸的青年电影人。

斩获评委会大奖的游智杰就是其中之一。

他的获奖影片《四牲六道》以汽车记录仪和警察身上的执法记录仪作为媒介,

用伪纪录 + 悬疑惊悚的形式引领观众探索混乱的世界。

故事发生在一个看似平常的夜晚,

计程车盗贼无奈载上了两个乘客,但却恰好被警方拦下。

他在仓皇逃窜之时,诡怪的乘客身上开始发生异变,很快发展成了一场席卷全城的灾难。

来自鲁迅美术学院的郝斌杰凭借《秃羊》拿下麒麟最佳导演奖。

偏远乡镇的农民三明和老婆有花养羊为生,女儿荷叶通知父亲自己要领女婿小王回家,为了会面时不给女儿丢脸,更为了能促成姻缘让女儿过上更好的生活,

三明开始为了一件西装奔波,几天后的一次巧合,一切都迎来转机 …

而主竞赛最重磅的" 麒麟表彰 " 最佳影片的奖励更是高达30 万元人民币。

这份大礼,最终落在了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青年导演魏德安身上,由他执导的《蚂蚁》力压群雄一举夺魁。

《蚂蚁》不像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剧情片,全片没有任何对白。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患上了名为无法融入集体的疾病,在禁锢他们的办公室里,一只飞进来的鸽子打破了宁静。

本片结合了剧场舞蹈、音乐和电影语言,描绘了人们在无形禁锢中对自由不灭的渴望。

导演的创作初衷是希望用最准确的方式将各个美学体系、语言体系融合起来。

这些学生短片,或许在技法上还非常不成熟;

创作理念也处处透露着学生时代的书生气。

但恰恰也是这种不成熟,才构成了每一个年轻人不计代价的前行。

上周日晚的颁奖典礼,组委会播放了一段本届影展评委会主席张艾嘉的作品混剪视频:

看到这些,张艾嘉红了眼眶

她的感动在于:

"50 年的光影追寻!电影,是我的第二生命。"

电影是可以做一辈子的!

拍电影年龄不是问题,年轻有年轻的优势,有了一定年岁和人生积累后,又有别样的风景。

年轻人跟我有的共通之处,就是我们都很勇敢!

年轻真好,但成长从未停止 …

电影这个梦我追了五十年,喜欢电影的人一定要坚持,要勇敢地用不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句,IM 两岸青年影展的扶持资金总计三百多万元人民币,为全球短片类影展的最高奖金。

进入终审的 50 部影片中,有超过一半都得到了资金奖励。

在行业遭冷的当下,这种真金白银砸向青年电影人的架势,散发出一股迫不及待想托着他们腾飞的恳切之情。

作为一个扶植新人的影展,IMFF 以挖掘好苗子为己任,再不遗余力地给机会、给资源、给经验

主办者只想用一席海风,伴他们一路同行。

一代电影人,终将老去。但永远有人,正年轻 …

让学生作品在稚嫩的土壤中破芽萌枝,

让热忱的青年人不因资浅而发声无门 ……

这些事,只要还有人在做。

我就相信,中国电影一定还有灿烂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