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讷网 > 八卦 > 正文

​陈康:我愿意遵循父亲的足迹 | 我的援外医疗故事

2024-06-03 01:47 来源:宁讷网 点击:

陈康:我愿意遵循父亲的足迹 | 我的援外医疗故事

封面新闻记者 周卓玥 受访者供图

讲述者:

陈康,遂宁市中心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医师

陈康父亲援外回国后家庭合影

七岁那年,我打开父亲援外结束回国带回家的行李箱,里面装满的各式物件和商品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世界是如此广阔,时隔近40年,那种震撼仍在我心中挥之不去。援外在父亲那个时候并不轻松,与其说是“行李箱”里从未见过的好吃好玩的物品吸引了年少时的我,不如说是父亲在那时就给我幼小的心灵种下了一颗即将萌芽的种子,他的这段人生经历也是现在的我决定报名援外任务中非常大的因素,父亲作为援外老队员,他数次给我传授当年的经验,我也愿意遵循父亲的足迹,希望能够实实在在地为当地人民做贡献。

陈康(左一)与父亲陈茂愚(右一)合影

我的父亲叫陈茂愚,是第三批援莫桑比克中国医疗队队员,1981年5月医疗队集中在成都学习葡萄牙语,一个多月后集体飞往北京,在卫生部招待所继续学习葡语课,主要学习医用和简单的生活用语,医疗队员大多数都是40出头的人,掌握一门外语并非易事,他们还集体学习了外事纪律和外交礼节。卫生部还给每个人配发统一的两套西装和一件长呢大衣。那个时候吃饭要粮票,父亲说招待所饭票60%是面食,40%是米饭,也就是说一天只能吃一顿大米饭,其余都是面食,对于从小在南方长大的父亲,面食有盐无味。

第三批援莫桑比克中国医疗队合影

万里飞行 奔赴工作岗位

1981年8月下旬,收到订票通知,父亲他们都把自己穿的衣服寄回家里,换上西装,踏上了万里征途。飞机从北京起飞,经新疆出境,到达巴基斯坦卡拉奇转机,再前往印度孟买,夜渡印度洋,次日抵埃塞俄比亚首都亚迪斯亚贝巴,第二天换机飞往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3天后再次起飞终于抵达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整个行程费时7天。到了马普托,中国驻莫桑比克大使和夫人亲切接见他们,次日莫桑比克卫生部长也会见了医疗队。

莫桑比克时任总统萨莫拉到医院看望医疗队

根据莫桑比克方面的要求和安排,医疗队分为两组,7人在首都马普托中心医院工作,其余12人去莫桑比克东北部海滨城市彭巴德尔加多省立医院。我的父亲是后者,据他回忆,那个时候莫桑比克是一个医疗资源缺少的国家,尤其是医生奇缺。省立医院是几栋平房建筑,编制床位200张,分内、外(含口腔、耳鼻喉、眼)、妇、儿四个病区。父亲他们到的时候,原来的外籍医生已经撤离,只剩下当地内科、儿科医生各一人,后来这两位医生也先后调离,因此整个医院的住院、门诊管理任务就落在了中国医生身上。

时任德尔加多省长看望医疗队

敬业友好,是关键词

父亲所在的儿科共有50张病床,14岁及其以下的患儿都收住儿科,其他科室的病儿由医疗队代管,主管科室处理。2个医生,7个护士,12个护工,每天查房,轮流上门诊,任务之重可想而知。

陈茂愚医生(右一)病房查房

腹泻、脱水、营养不良、贫血、疟疾、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炎以及外伤骨折是住院小儿的主要疾病。有时小儿输液护士静脉穿刺困难,交给医生穿刺,实在找不到穿刺血管就做静脉切开输液。护士做医疗护理,人少事多,经常不能按时下班,有时要一天两班倒。护工人数虽多于医务人员,但也不轻松,患儿的吃喝拉撒,清洁卫生都要靠她们。

陈茂愚医生(右一)门诊看病

医疗队与莫方医务人员相处融洽,同样也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医疗队驻地与医院有30分钟的步行距离,有时医院无车接送就步行上下班,碰见当地居民,他们会主动问好,路面狭窄时也主动站在一边让医疗队队员们先过。有时会碰见一些开小巴的当地人,知道是中国医生也会主动停车,让队员们免费乘坐顺风车到医院。

完成任务 圆满回归

1983年8月下旬,为期两年任务即将结束,待下一批医疗队到达彭巴,办完交接手续后飞往马普托。待机数日,他们又按原来路线返回祖国。

国家的关怀无处不在,父亲和医疗队同事们常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援外人员能够享受到自己国家如此的照顾和周到安排,他们深深感谢伟大的祖国给予的温暖和关怀,感谢祖国的信任、照顾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