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讷网 > 社会 > 正文

​开国第一中将徐立清:让衔让位又让级,辞去上将当中将

2023-11-21 09:43 来源:宁讷网 点击:

开国第一中将徐立清:让衔让位又让级,辞去上将当中将

导言

1950年,中央军委正式成立了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由罗荣桓同志担任部长,徐立清同志担任副部长。

开国第一中将

我们都知道,朱德是开国第一元帅,粟裕是开国第一大将,萧克是开国第一上将。那么,谁是开国第一中将呢?

大家认为的人选有两个,一个是徐立清将军,一个是廖汉生将军。在这位将军中,大部分人是更赞成选徐立清将军的,原因有三。

首先,55年评衔,是按照52年评定的军队级别来的,后来所有的177位开国中将中(含后来补授的两位)中,只有徐立清将军在52年是正兵团级的。

第二点,55年授衔时,徐立清将军本来是开国上将中的一位,但是他多次主动辞衔,说服了彭老总和周总理,最后从上将降为了中将。如果他理应是上将却成了中将的话,那他自然应该是第一中将。

这一点可以参考粟裕和萧克两位将军的例子,粟裕差点成为元帅,便成了第一大将;萧克完全有当大将的资格,所以他是第一上将。

第三,对比徐立清将军和廖汉生将军在红军、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的职位,我们会发现,徐立清将军是要略高一筹的。

当然,廖汉生将军的资历和职位也并不低,1954年他被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是中国最年轻的国防部副部长,当时的国防部副部长还有黄克诚、谭政、王树声、萧劲光、萧克和李达,能与这些名将并驾齐驱,说明廖汉生的能力肯定是非常出色的。

让衔让级和让位

其实,徐立清将军不只让过衔,还曾让级和让位。

1950年,中央军委正式成立了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由罗荣桓同志担任部长,徐立清同志担任副部长。该部门主要负责全军干部的任免、组织和调配,好比军队的中的吏部。一年后,总干部管理部就奉命开展了军队干部评级工作,具体的工作由徐立清来负责。

给干部评级这件事,是牵涉到每位干部的切身利益的,把一个人评高了或者评低了都会引起不满,干这件事的必然要有大手腕和大心脏。

徐立清为了开展自己的工作,上来就主动把自己的从正兵团级降为了副兵团级——1949年11月,徐立清被任命为一野一兵团政委,按照条件,他应为正兵团级。

但是这次让衔并没有成功,因为当时主持军委工作的彭德怀不同意徐立清这种自降级别的做法。徐立清说自己做出表率,就可以更好地进行工作了。但彭总说,一切都应该按照具体的评级规定来,有人想要一个更高的级别,这应该批评;但想要低级别,也是不对的。自降级别并不会有多大的说服力,只有按照规定来,才会有说服力。徐立清这才成了正兵团级。

55年,我们的军队又开始了评衔的工作,正兵团级别的徐立清完全符合当开国上将的条件,但他还是出于谦虚和工作方面的考虑,主要把自己降为了中将。

为此,罗荣桓找他们谈了话,彭德怀也找他们谈了话,大家都劝他不要随便更改,但徐立清始终非常坚持。最后,周总理亲自出马,找到徐立清和他谈话,徐立清对总理说,这次授衔,很多人都在争一个更高的位置,不考虑大局,自己愿意为他们做出一个表率。

这一次,徐立清说服了总理。

劳心劳力的评衔工作终于结束了,徐立清却因为心脏病发作病倒了,他不得不住进了医院。但是,即使在医院中,徐立清的心思也依旧在工作上。

他当时知道自己短时间内是无法参加工作了,但总干部部的工作那么忙,副部长这个职位上不能少人,他希望组织赶快物色新的人选,不要因为自己的原因耽误了组织的工作。但中央认为,徐立清年轻、品德好、能力大,之前的工作都非常出色,没有批准他的请求。

徐立清的生平

徐立清将军1910年4月出生于河南商城县,只上过三年学。19岁(1929年)参加红军,在红四方面军任职,历任师、军政治部主任,四方面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和总卫生部政委。参加过四方面的历次反“围剿”和长征。

36年他率部渡过黄河,在河西走廊苦战,西路军后来惨遭失败,他在祁连山坚持了很久,后来找到了援西军。

抗战爆发后,徐立清在129师任职,曾任129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联防军新四旅政委(旅长为王近山中将)等职。解放战争中,他担任西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6纵政委、2兵团副政委等职。在西北参加战役后,徐立清率部挺进新疆,为打开新疆的局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徐立清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受到了组织和领导的高度认可,他在我们的军队中,向来以老实、正派、厚道、公正著称。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尽职尽责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