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讷网 > 社会 > 正文

​抗战片中的“支那人”,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2024-12-24 10:27 来源:宁讷网 点击:

抗战片中的“支那人”,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看过抗日战争片的人都知道,当时日军对中国人有个蔑称,那就是“支那人”,这跟跟我们蔑称日本人为“倭寇”、“鬼子”是一样的。

相信您跟我一样,对“支那”这个称呼非常气愤,但你知道这个词的真正出处吗?

原来,“支那”不是日本人的发明。它源于梵文(cīna),是古代印度佛教经典对中国的称呼,中国历代佛教徒也常使用这个名称。随着佛教流传,“支那”一词被传播到中亚以及东南亚。传入日本后,在日本民间便流传开来。明治维新过后,随着去日本留学的中国知识分子归来,“支那”一词也被随之带入中国,有时也被他们使用。这说明,起码在那时,“支那”一词还不是蔑称。不然,中国知识分子是不会傻傻地这么称呼自己的。

有了解过缅甸的人相信很容易知道“密支那”这个地名。密支那是缅甸北部克钦邦首府,与中国云南省交界。如果说起缅甸的翡翠和大米,相信很多人会更加清楚。因为在密支那附近出产的香米被认为是缅甸最好的香米。同时,密支那还是是缅甸翡翠的重要产地。

缅甸密支那

但是,从日本侵华至现代,“支那”一直是日本用来贬抑“中国”的一种种族歧视用语,中国人也就理所当然地视被叫成“支那人”为耻辱。

都说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想想唐朝的之前,中国对日本、日本人的称呼也是带有轻蔑和鄙夷的“”、“倭人”。东汉初年,日本国王遣使入汉都洛阳进贡,愿为汉臣藩。求汉皇赐名,汉以其人矮,遂赐“倭国”。其王又求汉皇赐封,光武帝又赐其为“倭奴王”,并赐予“汉倭奴国王印”。当时,日本想借着臣属于汉王朝树立自己权位和王位,被赐予“倭”名后,全国大喜。知道后来,日本遣到入唐朝学习才发现这个名字的真正意思,于是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经过日本人的恳请,才赐予“日本”为名。

“汉倭奴国王印”